今年,环东海域新城建设加速推进,进出岛通道、地铁9号线横空出世,短时间内就实现从规划到落地,未来科技城、城市新中心区规划更是在近日重磅出炉!
当然,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崛起,除了需要交通、产业、人居等配套撑起新城框架,*、公园等民生配套也能够极大地提升城市宜居度,将高端人才留住。
近日,环东海域又有一系列利好建设传来!不仅岛外*的九年一贯制实验系*传来新进展,还将建设厦门首个“蓝碳”主题基地……
总投4亿!办学102个班!
环东实验系名校2023年秋季招生!
近日,有网友在官网询问翔安火炬实验*什么时候开始招生。

网友:现在翔安火炬实验*已进入装修阶段了,能否2022年9月招生呢?据问卷调查,有百来个在2022年9月读一年级,请问下能否在2022年9月开始招生呢?
对此,翔安区人民政府答复:环东海域新城火炬实验*项目于2020年10月动工建设,预计2022年底前建成,2023年秋季招生,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室内装修。

△火炬实验*示意图
作为岛外*的九年一贯制*,翔安火炬实验*可以说是,环东海域核心区*重磅的教育加成。
项目位于厦门市环东海域新城下潭尾北片区,西洲路北侧、银溪墅府东侧、环东·金茂悦|云湾西侧。项目将建设1所102班规模中*校,其中:北区为54班*、南区为48班*。
项目投资概算37094万元,南北两区总用地面积为47048平方米。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、实验楼、食堂、礼堂、体育馆、合班教室、南北区连接天桥、室外运动场地和地下室等。
相信未来随着*的落成,再加上周边商品房的优质生源,将有利于提升区域教育水平。
厦门*的人工重构红树林生态公园,
将建厦门首个“蓝碳”主题基地!
作为滨海花园城市,海洋是厦门不可复制的生态景观资源。
其中,环东海域拥有着全厦*长的海岸线,合理有效地开发海岸资源,不仅有利于提升新城颜值,也将提升新城的宜居属性。
近日,厦门市海洋发展局(以下简称“市海洋局”),召开新闻发布会,提到将在全省*的人工重构红树林——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建设厦门首个以“蓝碳”为主题的教育基地,并介绍了公园未来定位及初步规划。
作为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碳中和项目,厦门通过下潭尾种植红树林的方式实现大型国际会议“零碳排放”,目前红树林面积达85公顷。这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史上是首次,在厦门也是首次,因此,该公园成为国内外大型会议碳中和林的示范样板。
根据目前的初步规划,下潭尾的蓝碳主题馆将以科普研学、趣味互动、科技创新为项目特色,馆内将布置VR固碳过程展示厅、蓝碳循环动静态数字沙盘、海洋生物景观箱、物理泵固碳过程沉浸式光影互动展厅等,用于演绎蓝碳碳汇过程。
据悉,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现在已初步建成海洋生物引育种中心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两个技术支撑载体,为更好保护、恢复或重建、合理利用红树林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。
通过多年不断的人工增殖放流,下潭尾湿地已构建,良性的红树林生态系统,上个月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更入选“全国海岸带生态和防灾协同增效典型案例”。
市海洋局透露,下一步将完善增殖放流设施设备,建设集增殖放流活动、中*研学实践教育、市民观光及科普宣传于一体的增殖放流基地、为我市海洋增殖放流提供规范和便利的场所。
此外,市海洋局将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开展中*研学实践教育,提高市民的生态保护认识和科学放流的知识水平,并争取将其建设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增殖放流示范基地。
同时,市海洋局还将与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,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打造,海上休闲运动中心,集帆船运动人才培养、培训、赛事、研学和运动休闲为一体,探索帆船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预计明年上半年基本完工,
5公里河道将变身新城核心景观带!
除了湿地公园的高规格资源开发,新城还将利用原有的水域优势,修建便于市民休闲娱乐的核心景观带。
近日,市重点项目环东海域新城埭头溪(下游段)传来新进展,项目代建单位厦门市政集团开发公司透露,环东海域新城埭头溪(下游段)综合治理工程除了流域治理外,还将在沿线修建公园,使之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整个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基本完工。
据了解,公园内将新建长约6.5公里、宽3.5米的慢行系统,串联起沿线配套修建的景观湿地、休闲广场等,完工后将成为周边居民亲水游玩的好去处。值得一提的是,新建的景观湿地面积约48万平方米,将种植多样化的水生植物,不仅可为埭头溪“增绿”,还可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。
随着越来越高规格、高量级的民生配套落地,环东海域城市颜值和宜居属性也不断提升,也是对区域建设骨架很好地填充。
当然,作为厦门*的一座新城,环东海域建设必然是由点至面,没法雨露均沾。相信未来随着核心区规划建设成熟,东部市级中心等片区也将启动建设。
岛外新城建设,小伙伴们*看好哪座新城?欢迎留言~